为推动柳州螺蛳粉原材料高质量发展,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示范性产业园区,4月11日上午,鱼峰区政府、北京中化明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北京中化明达)、柳州城建集团三方共同签订《
随着柳州旅游市场的火爆,我市独有的特色交通工具水上公交,一跃成为外地游客来柳旅游的打卡项目,热度一直居高不下。4月13日,记者从市港航发展中心获悉,今年第一季度,我市水上公交运送乘客18.91万人次,
“同学们,我们要牢记历史,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。”4日,退休教师孙委明在柳州市解放纪念碑前,给龙城中学的学生们讲述贺智华的故事。随着孙委明声情并茂的讲述,学生们对于英烈的敬意再次增加,并在
紫荆花海,粉色盛宴。4月9日,在龙城绝美春景中,2023柳州马拉松暨警察马拉松顺利举行,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万名参赛选手,在龙城浪漫的紫荆花路上驰骋竞速,用运动点燃春的活力,用热爱点亮城的幸福,在旖旎的
6日,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,今年3月至12月我市开展整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持企业用工行动,定下“全年计划开展政府补贴性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9000人次以上,帮助企业解决用工6万人次以上”
近日,市生态环境局、自治区柳州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、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、自治区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举行了2023年第一次市生态环境保护“四项协同机制”联席会商会议,推动生态保护联动共治。会议通报,
4月7日,来自全区各市的投资促进局、重点园区和企业代表等汇聚柳州,共同参加2023广西重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,共商招商大计,共谋投资发展。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局长、自治区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黄卫平,
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,《2023—2025年柳州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》已向社会公开,我市有300余家企业被纳入正面清单管理。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管中,对正面清单企业推行非现场检查,
春为岁首,农为行先。4月3日,雨脚如麻,柳江区成团镇里湾村种粮大户梁光胜和工人冒着雨在田里忙开了,他们正驾驶插秧机抢插抢种。一盘盘在大棚里吐露着嫩芽的秧苗,被“80后”梁光胜搬上插秧机的载秧台。装满3
4月6日,在柳江区南环路和龙泉路交会路口,工人们正在加紧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电缆敷设和设备安装工作,一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即将在4月中旬投入市场,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。“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布
7日,记者通过无人机俯瞰潭中立交小游园(如图),崭新的休闲步道在绿地中环绕,葱郁的大树掩映下的洋紫荆和木棉花娇艳欲滴。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,该绿地已改造为健身休闲相宜的小游园,引得路过的市民不时从围栏探
6日,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,2022年全市民生支出287.52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八成左右,用政府“紧日子”换取百姓“好日子”。“我们把政府带头过‘紧日子’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,坚决
日前,工信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,明确了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目标。其中,柳州糙米种植基
4日上午,市委书记吴炜、市长张壮率队到北部生态新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,加快推动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。吴炜要求,新区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、自治区决策部署和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,保持战略定力、坚定
“衣服怎么都晒不干,烦人!”“到处都湿漉漉的,难受!”“走路像‘溜冰’,当心!”这是近几天不少柳州人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,而“罪魁祸首”就是“回南天”。恼人的“回南天”什么时候走?记者昨日从市气象台了解
4日,记者从国家农业农村部网站获悉,经过市县申报、省级推荐、部级审查公示,全国7个地级市和72个县分别荣获2022年“平安农机”示范市、县,我市柳城县位列其中。据了解,评选“平安农机”示范市、县,旨在
4月5日是清明节,我市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大中小学学生等纷纷前往烈士陵园,通过多种方式寄托哀思、缅怀先烈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在市烈士陵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,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
从2022年11月初持续到今年3月底的2022-2023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收官。4月初,记者从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,全市努力了5个月的攻坚行动成绩单亮眼——收获145个空气优良天,优良比率96
作为第一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,我市以产城融合为特色,认真谋划项目、探索发展模式。3月底,市生态环境局开始面向全社会征集我市气候投融资项目。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与区域合作科了解到,我市去年
4月2日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朝闻天下》栏目以《紫荆花开满眼春 明媚春景惹人醉》为题,报道了柳州近30万株洋紫荆陆续绽放,绘制了一幅春日画卷。据悉,3月20日开始,柳州的洋紫荆正式进入始花期,这两天陆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