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更多“黄竹巷”,让柳州由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
黄竹巷、青云菜市成为网红街巷,这背后反映的是“市井软实力”与“工业硬实力”的共振效应,这种效应为柳州由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当下,越来越多游客不再满足于游览名山大川、名胜古迹,他们更愿意在充满历史韵味与烟火气息的特色小街小巷中停下脚步,沉浸其中,拍照分享。
柳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、生态工业城市,地处少数民族地区,拥有众多非遗代表性项目。其“工业风格与民族风情”“工业发达与山清水秀”的反差元素,赋予了柳州极高的话题性和传播力。我们可以通过打造更多像黄竹巷、青云街这样的特色街巷,在时空上融合历史与现代,在地理上“串街成网”,让柳州由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。
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小街小巷,对柳州而言意义重大且体现在多方面。它不仅能提升城市品质,增强城市影响力,还能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,改善人居环境。
客观地说,柳州具备打造更多“黄竹巷”“青云街”的基础与条件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,如挖掘力度不足、思路单一、规模偏小等。为此,我们应先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,做好规划和特色定位,然后整合资源与力量加以推进,从而增强柳州的烟火味与软实力。在打造过程中,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首先,要保留传统建筑风貌和文化,避免“百巷一面”的同质化问题。不同的街巷有着不同的内涵,我们可以通过将文化文艺小店与老建筑相结合,打造“文化特色一条街”。例如,在小南路、青云路引入美食类非遗工坊,在太平西街引入手工类非遗工坊,在大同巷引入中药类非遗工坊,让每一条街巷都独具特色。
其次,要避免过度商业化,防止文化符号被消费主义侵蚀。我们需要统筹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,确保长期可持续运营,不能只贪图一时之利,让街巷沦为“小吃一条街”。黄竹巷的成功经验在于建立了多方参与的管理机制,避免了初期火爆后陷入衰败的困境。
特色小街小巷既能保留文化根脉,又能创造经济价值,同时还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。柳州有条件,也有能力通过工业力量、民族元素、市井文化的“三重叠加”,打造出具有浓郁“柳州味”的特色街巷,丰富城市内涵,提升城市品位。
- 关于规范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车登记管理的通知
- 《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
- 注意!柳州这一路段将实行机动车单向通行,绕行示意图来了
- 柳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我市师德师风监督举报方式的公告
- 最新消息!龙城路人防地下下穿通道火灾已得到控制,无人员伤亡
- 柳州市慈善总会发布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倡议书
- 今年春节能不能放烟花?刚刚,柳州发文了!
-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各界参与监督智能燃气表复检全过程
- 逐一回应,解决诉求!我市召开燃气设施更新改造工作专题座谈会
- 1月1日起 存量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利率将下调
- 关于2025年我市将开展的元旦长跑等系列迎新体育活动期间的交通管制通告
- 燎原路、蝴蝶山路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占道施工通告
- 关于暂停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通告
- 关于柳州市公安机关暂停办理户籍业务的通告
- 关于融安县鸿森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等申请联网的公示
- 柳州市新增25处道路交通监控设备及无人机违法抓拍点
- 注意!柳州这些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
- 柳州市委原书记郑俊康一审获刑十六年六个月
- 最浪漫的秋天,是和你在一起!柳州万人交友活动向你发出邀请~
- 王新明任柳州市副市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