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志愿服务人人可为
在柳州工学院宿舍楼栋间,活跃着这样一群人:他们穿梭于各宿舍间收集塑料瓶、易拉罐、旧报纸等,通过变卖废旧物品换来爱心基金,进而去开展助学支教、帮助困境儿童等公益活动,走出一条“造血式”公益路。
这群人就是柳州工学院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的志愿者,目前参与人数2100多名,涵盖学校所有系部,分布在校园各个楼栋,是学校规模最大的志愿服务团队。
9月6日,记者在柳州工学院见到了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负责人、该校机械工程系辅导员姚通准。谈及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成立初衷,姚通准坦言,在“红瓶子”项目成型之前,团队成员发现类似关爱老人、慰问儿童等传统公益项目已经不足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,并且这些项目自我造血能力不明显,如何构建一个人人可参与的公益生态圈,让公益活动持续开展下去,是大家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,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的雏形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。
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,由柳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发起,通过招募“爱心宿舍”开展环保助学活动。刚开始,该项目仅仅在机械工程系运行,为了带动学校各系积极参与,让项目不断发展壮大,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团队争取到学校的大力支持,对参与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的学生给予认定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学分,调动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。同时,该项目变卖废旧物品取得的收益,一部分用于项目自身建设,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,一部分开展其他公益活动,打造“造血式”公益模式。
拓展志愿服务形式,将爱传递到更多地方。截至目前,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共招募志愿者2100余名,招募“爱心宿舍”1200余间,宿舍覆盖面达到75%左右,该项目每年产生10000元左右公益基金,定点帮扶两所小学和学院4个公益项目。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由于理念先进、操作简便、可复制性强,成功走出校门,打入其他高职院校,柳州职业技术学院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纷纷在学校内部成立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团队,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中来。
近年来,“红瓶子”校园微公益项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,2017年获得柳州市第二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,2018年获得“创青春”启迪控股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、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铜奖,2019年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“最佳志愿服务项目”。
- 官宣!五一假日柳州多地免门票!
- 马鹿山东、西大草坪将于4月30日正式对外开放
- 关于规范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车登记管理的通知
- 《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
- 注意!柳州这一路段将实行机动车单向通行,绕行示意图来了
- 柳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我市师德师风监督举报方式的公告
- 最新消息!龙城路人防地下下穿通道火灾已得到控制,无人员伤亡
- 柳州市慈善总会发布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倡议书
- 今年春节能不能放烟花?刚刚,柳州发文了!
-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各界参与监督智能燃气表复检全过程
- 逐一回应,解决诉求!我市召开燃气设施更新改造工作专题座谈会
- 1月1日起 存量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利率将下调
- 关于2025年我市将开展的元旦长跑等系列迎新体育活动期间的交通管制通告
- 燎原路、蝴蝶山路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占道施工通告
- 关于暂停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通告
- 关于柳州市公安机关暂停办理户籍业务的通告
- 关于融安县鸿森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等申请联网的公示
- 柳州市新增25处道路交通监控设备及无人机违法抓拍点
- 注意!柳州这些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
- 柳州市委原书记郑俊康一审获刑十六年六个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