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
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目前已正式运行,并建立起独具中国特色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,空间应用正有序展开、成果频现。
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18日在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发布的内容。
2022年底全面建成的中国空间站,是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、在轨支撑能力最强、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,具备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“目前,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。”林西强表示,建立起的近地空间科学与应用体系具有五大特点。
一是建成了功能完善、性能先进、学科覆盖全面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平台。中国空间站舱内25个科学实验机柜与一系列舱外设施接口,能够支持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、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等诸多学科方向的研究与应用,每一个实验柜或舱外设施都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实验室。空间站平台为应用载荷提供强大的机、电、热、信息、排气以及机械臂、货物进出舱等基础支持条件,还优化提升了货船、人船天地往返运输能力,为科学实验持续滚动开展、实验载荷升级换代及维修维护提供有利条件。
二是瞄准前沿战略系统谋划,构建了空间站应用专家体系,从顶层把握世界空间科技发展大势,合理规划领域布局,敏锐抓住空间科技发展新方向,酝酿形成高水平项目群。
三是面向应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,优化了应用项目征集、遴选、培育、立项和择优机制,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一流科学与应用团队,持续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应用。
四是形成了完善的载荷研制能力和入站准入机制。建立起载荷研制保障、总装集成、软件评测、工效学与医学评价、系统联试等研制支持条件,形成载荷分级分类研制流程,充分运用数字化、智能化等先进手段,持续提升载荷工程化研制能力。通过对载荷各类接口和在轨飞行流程全面测试,协同完成应用载荷入站确认,形成应用载荷规范化入站准入机制,为在轨科学实验顺利实施提供坚实基础。
五是形成了强大的在轨实验支持能力。充分发挥在轨航天员特别是载荷专家的作用,开展载荷舱内组装与更换、升级与维护、实验过程监控、实验样品更换和处置等。
“在空间站规划和建造期,中国载人航天研制部署了一批国际领先的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设施,持续滚动开展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。”林西强说,“目前,空间应用正有序展开、成果频现。”
- 关于规范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车登记管理的通知
- 《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(征求意见稿)》
- 注意!柳州这一路段将实行机动车单向通行,绕行示意图来了
- 柳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我市师德师风监督举报方式的公告
- 最新消息!龙城路人防地下下穿通道火灾已得到控制,无人员伤亡
- 柳州市慈善总会发布紧急驰援西藏地区抗震救灾倡议书
- 今年春节能不能放烟花?刚刚,柳州发文了!
-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各界参与监督智能燃气表复检全过程
- 逐一回应,解决诉求!我市召开燃气设施更新改造工作专题座谈会
- 1月1日起 存量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利率将下调
- 关于2025年我市将开展的元旦长跑等系列迎新体育活动期间的交通管制通告
- 燎原路、蝴蝶山路排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占道施工通告
- 关于暂停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业务的通告
- 关于柳州市公安机关暂停办理户籍业务的通告
- 关于融安县鸿森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等申请联网的公示
- 柳州市新增25处道路交通监控设备及无人机违法抓拍点
- 注意!柳州这些路段将实行交通管制
- 柳州市委原书记郑俊康一审获刑十六年六个月
- 最浪漫的秋天,是和你在一起!柳州万人交友活动向你发出邀请~
- 王新明任柳州市副市长